发布时间:2017-05-18 15:08:10
“既要做好管理,还要懂得运营,还要抓设计和把关,兼顾销售。就拿设计加工来说,这个东西没有标准,因为不像工厂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不好把握”在四会从事玉雕工作的郑师傅说得很直白,也很现实。作为玉雕工作室的掌舵人,玉雕师也经常陷入很多的尴尬。工作室虽小但似乎像一个小企业一样,玉雕师需要多方应酬。
玉雕工作室也极少的发展很大,能突破三五十人规模比较少见,人越多越难管理,否则则是脱离工作室的性质走向公司或企业。有人提出20以内的模式才是玉雕工作室最佳的状态,否则人多难以管理和应付,作品质量也会下降。
虽然在玉石行业火热的时也出现上百人规模的私人玉雕厂,但周期都很短暂,并很快解散。玉雕工作室为什么大都做不大,其实由行业的很多特殊性及弊端所造成的。
1、玉雕工作室体制发展存在瓶颈,晋升空间局限。
工作室并非同企业一样,晋升很大程度上收到局限,缺乏企业的归宿感及使命感。“做到头也就那样,再到头你就是老板了”来自一位玉雕师对工作室的吐槽,也很骨感的揭露了工作室的尴尬。很多学徒成师之后,都会离开这个工作室,自立门户或到另一家,玉雕行业不断循环上演这个社会现象。
2、作品成交后,学徒只能分到微薄的收益,出师欲望强烈。
玉雕作品单价成交高额,对于参与创作的学徒会激发对“金钱”的欲望。“虽然单件高额,但并未工作室的运营成本和开支,只有自己出来搞才会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四会从事玉雕多年的郑师傅感慨道并总结道。
“近两年还好,大家开始理性并沉下心来做手艺,以前在翡翠高涨的那段时间里,所有人都飘的,原石都还没想好作品就被预定了,做了点东西就感觉很了不起,其实自己很渺小”
3、工作室受限技术,并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
为争夺技术人才“两家兵戎相见”的尴尬场景屡见不鲜,玉雕是一门手艺的活儿,设计、抛光等环节缺一不可,并直接影响到作品质量,所以很多方面也受限,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掌舵人来说很难权衡和把握,毕竟人有七情六欲,事情好办,但人难管。
4、企业文化薄弱,学徒找不到归属感和使命感。
大多工作室极少能够形成一个企业文化,相比于企业这种依赖感并不明显,安全感和危机意识较弱。对于掌舵人来说,既要抓工艺也要抓文化似乎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