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6 13:28:02
佛教人物雕刻中,
“开脸”是雕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更直接关乎到作品的价值,
也往往留到最后一步“压轴”,
一般没有足够的功力就
很难拿捏,
往往需要经验丰富、对佛教文化
有深入研究的玉雕师才能胜任
……
古代《相书》有述:“七尺之驱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寸之眼,一寸之眼不如一点之心”。这句话本用于看相的,也体现了人物头部的长相在雕刻中的重要性,而要雕刻出观音佛像的慈悲庄严、清心安祥、尊贵华丽之感,确实不容易,其中眉、眼、嘴部线条弧度稍微变化就会直接影响人物的神态及气质;脸部高低位的细小变化也会影响肌肤的弹性等等处理手法都要恰到好处,而林秋平就是在玉雕佛像雕刻中的“大内高手”。
工作中的林秋平
在揭阳阳美,一提到“开脸”便立马会想到林秋平,很多佛像开脸都要请林秋平去参谋参谋。对于开脸,林秋平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雕刻的佛像并非千篇一律,佛教有“相由心生”这一说法,林秋平在雕刻中对佛像的开脸会随着对佛的理解以及心境的升华而不尽相同,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很难看到相同的脸相。
八臂观音
同时作为雕刻人,林秋平也学佛,他希望通过学佛来理解各尊佛像的修为而体现出来的相貌特征。
观音圣像
在林秋平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侧重唐朝之风韵,而这些则缘于林秋平对唐朝佛像的丰盈和饱满,华贵与庄严的喜欢。当然林秋平也对藏传佛像艺术也颇有研究,他的近期作品《五方佛》也将应运而生。
文殊菩萨(翡翠)
在揭阳阳美,自然与翡翠离不开关系,虽然林秋平也雕刻翡翠。不过相比于此,他更偏爱水晶。之所以喜欢用水晶来雕刻观音佛像,有着些许原由。“第一我喜欢水晶的纯净透彻;第二我喜欢佛教文化与艺术。佛教所追求的“清净”之心,“静默”之气以及“空无”之境刚好与水晶完美契合,所以水晶自然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林秋平在采访中如是说道。
大日如来
然而这看似信手拈来的背后却是林秋平多年的付出与实践的积累。这一过程中林秋平回忆这几位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
不动如来
第一位是丁惠超老师的一句话:“找水晶去雕刻,水晶比较显工,把水晶雕好了自然就会雕翡翠”,因为这句话使林秋平开始对水晶的认识。等二句话是谢奕锋老师的一句话:“市场上看不到清心微笑的观音”,这句话使林秋平萌发雕刻清心微笑观音的想法。
第二位是张炳光老师的一句话:“要在别人的基础上雕出自己的风格”,这句话让林秋平有了创新的理念。
第三位是林潮明老师的一句话:“没见过能把观音雕得这么好的”,因为这句话使他更加专心研究佛教文化艺术。
第四位是宋世义老师看了林秋平雕的《唐风圣像》的一句话:“保留这个味,不要变”,因为这句话使林秋平感觉到宋老师对自己作品的肯定与鼓励,也使林秋平更加坚定走专心研究佛教文化艺术这条路。
唐风圣像
在业界,虽有不少以水晶佛像雕刻的玉雕人,但能和林秋平一样愿意在水晶挂件上花这么大精力投入的玉雕师并不多。然而正如那句话“有付出就有回报”。
绿度母
从雕刻观音佛像后,林秋平对佛学文化艺术有着很大的体会与心得:“我感觉佛学是一问自然科学,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研究。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来传递佛的慈悲与善念,让更多的人能亲近佛法,得佛智慧,受佛庇佑!”
大势至菩萨
一个藏友曾这样评价林秋平的作品:市场上很多都是睡观音,而林秋平的不是,而是安祥,神思,和淡然。
名家简介
林秋平1974年生于揭阳,少好书画,得知名书画家黄慧杰老师指导,1997毕业于广东省陶瓷学校陶瓷雕塑美术专业。后拜林潮明大师为师;并先后得到张炳光、丁惠超、黄鸿和宋世义诸大师指导。 现为亚洲玉雕大师;国家高级/一级技师;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工艺美术师;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揭阳市玉器产业协会理事;揭阳市书法家协会成员。他雕琢的观音,眉目祥和,线条细腻圆润,观音微微颔首微笑,面颊饱满,尊贵而又散发着慈悲端庄的气质。